在日本特別喜歡將許多的地景、地物、建築、名物…等,列為百大排行,如百名山、百名水、百名所(紅葉名所、櫻花名所)…等等!

也表示著日本人很熱愛著百排名,不過在台灣也是有著全國百景的排名!
而在全國百景之中的第26名,更是一處相當特別與奇觀的景點,是一處能見證工程奇蹟與相當有著日本風味的景點,而且還是一個深具教育意義而且免費的景點囉!

那就跟著巡日探索在臺灣的一抹和風,來一趟在臺灣的和風巡禮吧!

位於臺灣臺中市(タイツォン / タイジョン / たいちゅう / Taichung)新社區(しんしゃ / Xinshe)的白冷圳(Bailengzhun),是位於新社地區一條用於灌溉、民生…等等的水源,主要提供新社、東勢、石岡…等地區的水源,而在日本昭和時代,因新社台地乃屬高地,所以取水相當困難也有著缺乏水源的問題所在,所以必須有一條能導引水源的水利設施!

在當時,日本人為了發展台灣的製糖產業,就選中了氣候與土質都相當適宜的新社台地,不過新社台地就有著缺水的問題所在,但在新社台地得天獨厚的環境,仍然是相當適合培育與種植蔗苗的!
日本人為了能使新社台地能夠種植培育蔗苗,經過了無數努力與尋找,才找到了位處大甲溪上游的白冷高地!

但要怎麼將大甲溪水如何引水至較高的新社台地就是一大工程難題所在,而在當時的日本人工程師就想到了虹吸管原理,便以這樣的原理應用,於昭和3年(西元1928年)創建了白冷圳水利設施、倒虹吸管。

而這樣的白冷圳水利設施、倒虹吸管就因而誕生,整個水源取水地起點是在海拔550公尺的白冷取水,白冷圳起點一路沿途經過了制水井、天輪發電廠、天輪白冷吊橋、回水紀念碑、水文觀測站、沉砂池、白鹿水橋、白鹿吊橋、阿寸溪一號倒虹吸管、而在阿寸溪一號倒虹吸管附近開始則是一條採源道路,一路經過了福興吊橋、福興水橋、福龍水壩、龍安橋、龍安吊橋、抽藤坑二號倒虹吸管、矮山線過水吊橋、來到了圓堀則為白冷圳的終點,在當時擔任規劃設計的日本技師為日本人的磯田謙雄,而在這樣古代的時期卻能打造出如此巨大與偉大工程的水利設施,實為相當厲害的工程技術與奇蹟,後為紀念磯田謙雄與紀念白冷圳所帶來的貢獻,遂在抽藤坑二號倒虹吸管這附近建立了一座白冷圳紀念公園。

那這樣相當厲害的建築奇觀,更是與平原地區的水圳有所不同,其工程難度相當的高,正所謂遇山挖隧、逢水造橋的概念,所以這條白冷圳更是成了當地人一種飲水思源的最佳象徵,因為每一滴水都來得彌足珍貴!

在白冷圳的相關水利設施之中,包含位於臺中市新社區湖興17號下方約200公尺的白冷圳矮山支線過水吊橋、位於臺中市和平區東關路二段三民巷的白冷圳入水口、位於臺中市新社區中95-1線道旁的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皆被列為了中華民國台灣文化資產歷史建築,是來到這裡不得不看的日本時代工程奇蹟更是留存至現今最具歷史教育意義的典範!

而這條導水路總長相當的長,長達了16.5公里,全線圳路也有著各樣的著名景點,所以來訪此處若想要沿著白冷圳沿線景點一遊,更是相當適合作為一個一日遊的行程囉!
那前往的方式相當簡單,只要使用Google地圖或車上的導航機定位在白冷圳紀念公園或抽藤坑二號倒虹吸管即可輕鬆抵達,不過若是需要輸入地址的話,則可以定位在嵐山驛站露營區(42647台中市新社區中興街217之6號),到達了嵐山驛站再往前開約200公尺,即可見到往右下方的路口駛入即可抵達!

驅車前往,來到了白冷圳紀念公園,由於這裡的腹地相當廣大,所以停車空間相當的多與好停車,更是一處免費的景點亦可免費停車!

不過在白冷圳紀念公園想要上洗手間是會比較困難一點的,因為位處抽藤坑溪步道旁的洗手間,已是多年來不曾維護整理,儼然是間荒廢的洗手間,所以要造訪白冷圳紀念公園勢必要先找個有洗手間的景點稍作休息一番囉!

在白冷圳紀念公園停妥車後,就能看到沿著山勢一路聳入天際的巨大倒虹吸管!

那在公園能看見的倒虹吸管則為抽藤坑二號倒虹吸管,整個白冷圳倒虹吸管共有三條,其中一號跟二號皆可輕易看見,而三號則是隱藏在地表底下!

所以白冷圳總共是有著阿寸溪、抽藤坑溪與矮山坑溪,這三座倒虹吸管,而依序分別為1號倒虹吸管、2號倒虹吸管、3號倒虹吸管這樣,那整個最有看頭的倒虹吸管,是為2號倒虹吸管最具規模,在當時可說是最大水利設施!
那在這一座白冷圳紀念公園的環境可說是相當的清幽與充滿著遠離都市塵囂的山林感,相當適合帶著大人、小孩,駐足散步感受大自然與建築奇蹟的壯闊!

而不論是抽藤坑溪步道沿岸步道,還是整個公園綠地之中都能感受到十分清新的空氣感!


在抽藤坑二號倒虹吸管更能看見一座寫著日台友好之橋!

是為竣工於中華民國99年7月的抽藤坑溪一號橋,以紀念著日本人所帶來的貢獻!

那這樣壯闊的水利設施,不管是從哪個角度去看去欣賞,甚至以當今的科技來看,仍然屬於相當厲害的工程奇景,不過仔細一看,眼尖的旅人可能也會發現到有著兩根一樣的倒虹吸管!

綠色的倒虹吸管是為日本昭和時代所創建的,藍色的倒虹吸管則為921地震後創建的新倒虹吸管!


在921大地震發生之際,因為地震造成了白冷圳取水口被地震抬升了2.2公尺與出水口被地震抬升了1.6公尺,所以在1號倒虹吸管現在來看是就地重建的,但是在紀念公園的2號倒虹吸管,則是在原有的倒虹吸管旁新建了一條倒虹吸管!

所以在白冷圳紀念公園的2號倒虹吸管這裡,有著新舊兩條倒虹吸管的景觀並存,相當特別,而這新舊倒虹吸管皆可使用,其中一條倒虹吸管則用以備用的概念。

那這樣的建築奇觀更是曾入選為全國百景第26名,沿著這麼奇特與壯觀的全國百景,其實更是相當的好拍,在這裡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的壯闊與先人辛苦開山引水的歷史!
更是能在此拍出一張具有深度與工程壯闊感的美麗網美照,那麼走到位於紀念公園的石椅旁,就能看到當初規劃興建白冷圳的日本人磯田謙雄技師(白冷圳之父)!

而也因為這裡僅有這麼一座相當壯觀的水利設施工程奇景,在這裡能停留的旅遊時間約為1~2小時就已很足夠了,但因為整條白冷圳路線沿途的著名景點相當的多,所以若是一日遊行程的話,白冷圳紀念公園則是比較適合當作來到新社區白冷圳沿線之中的一個順遊景點囉!

下次造訪臺灣新社,別忘了到見證昭和時代的偉大工程傳奇!沿著日台友好之橋,仰望著美麗而壯闊從山坡聳入天際的巨大倒虹吸管的「白冷圳紀念公園」看看!



到TWITTER關注巡日旅行攝 | 到TUMBLR關注巡日旅行攝
到Vkontakte關注巡日旅行攝 | 到Plurk關注巡日旅行攝
到FACEBOOK關注巡日旅行攝 | 到YOUTUBE關注巡日旅行攝
或立即加入巡日旅行攝社團或巡日論壇與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